close
根據近來新聞媒體及若干政治評論員的看法,馬英九有極大可能性參
選下一屆的中國國民黨主席。

馬英九自去年五月就職以來,歷經「中國毒奶事件」、「世界性金融
危機」等外患,加之本身執政團隊官員諸如︰劉兆玄、李述德、尹啟
銘、薛香川等之徒的無能、亂嘴砲、死不認錯等內憂,不但國內經濟
疲弱,許多國際性報告數據也顯示台灣國力與競爭力正明顯走下坡。
馬英九本人若非自恃其政壇美男子形象及若干愚忠泛藍(註)人民死
忠為其辯護的力挽狂瀾,其民意下落之快誠今世罕見。

根據某些政治評論員的說法,馬英九,或者說府院也許較為恰當,認
為執政團隊的失敗肇因於對國會的無法掌控;同樣的,一些具民意基
礎的立法委員或地方議員則認為,就是因為執政團隊的辦事能力不彰
,立法委員更應該走自己的路。也就是基於這些原因,馬英九至今仍
未對參選下一屆中國國民黨主席,以遂其黨政合一而利其施政的可能
性明顯且具體地表達過否定意見。

類似的情形在陳水扁擔任總統時也發生過。當年陳水扁意識到,若無
法掌控黨機器,則無法節制黨的民意代表;而無法節制黨的民意代表
,則意味著當一個跛腳的總統。在這個認識下,民進黨經過一些本人
認為過分因人設事的安排而修改其黨主席產生辦法,並使陳水扁同時
兼任總統及黨主席。

筆者認為,我國政治上之所以有總統是否兼任黨主席的沉痾,真正關
鍵應在於認不清總統無法藉由黨掌控國會議員的現實。說句務實的話
,依據民意而生的地方民意代表在鐵了心的情形下,不服從黨的節制
,黨又能如何?除籍嗎?除籍又能如何?地方民代的產生依恃的並非
黨的關愛或提名,而在於他在地方上的聲望或稱號召力。有了這層認
識,應知道黨主席徹底掌控地方民代的可能性並非絕對的。那麼,關
鍵點為何?筆者認為是民意代表產生的方式,也就是說在現行選舉制
度下,造就的所謂地方民代,用封建的術語來說,就是盤踞一方的諸
侯,吃不飽飯時跟中央哭窮、有錢有力時對中央趾高氣昂。

今暫且以北歐國家國會議員產生方式為例,做個對照組。北歐國家國
會議員的選舉十分簡單,有資格的選舉人一人一票,投的不是選舉人
而是政黨,然後再依各政黨的得票率按比例配與議員額度。比方說,
有A、B、C三黨,分別的得票率為30%、30%、40%,而國會總
席次為 200席,則按比例分配A可得60席、B得60席、C得 80席。
以台灣的觀點解讀,等於他們的國會議員全部都是不分區議員,不分
區議員的權力基礎既然來自政黨,自然須服從政黨指示,如此便解決
了黨無法節制地方民代的問題了。如此一來總統與黨的合作難度也大
為減低,其或可兼任黨主席,或可與黨主席密切合作都可收黨政合作
之功。這個制度的其他好處包括︰立委與地方縣市議員功能不重疊、
立委只需關心全國性議題、立委難以與地方勢力(黑道、財團)勾結
、選民可以更容易檢視政黨的理念等等。

筆者誠心希望有天台灣能真正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民主進步國家。









註︰其實我本人不喜歡將台灣的政治光譜簡單地分成藍或綠,我更在
意的是政黨的理想及是非。礙於現實上台灣已被二元觀點淹沒,
而不問是非支持馬英九到底的又以泛國民黨支持者居多,「泛藍
」二字實不得已而用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remy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